隨著地球由于人為溫室氣體排放而繼續變暖,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繼續研究動植物如何適應這種變化。在這項新的嘗試中,研究人員想知道,隨著芬蘭氣溫的升高,北方鳥類(居住在北極圈以南的鳥類)的生長狀況如何。
為了了解更多有關芬蘭鳥類對變暖的反應的信息,研究人員從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數據庫中提取了數據(芬蘭在過去半個世紀中上升了0.8到1.6攝氏度)。博物館在43年以來一直在添加描述芬蘭鳥類及其行為的記錄。在那兒,他們找到了關于82萬只鳥類的信息以及它們的筑巢記錄,其中包括73種。研究人員進行這項研究的前提是,對禽類溫度升高最明顯的反應就是盡早開始繁殖(交配和產卵),以利用較早的食物供應。因此,他們將數據分析的重點放在嵌套開始日期上。研究人員懷疑鳥類可能由于溫度升高而開始縮短繁殖期,研究人員查看了描述繁殖季節持續時間的數據。
他們發現他們的假設是正確的—芬蘭的北方鳥類在近半個世紀以來,其繁殖季節的開始日期平均縮短了4.6天,并且平均縮短了1.7天。他們還發現,遷徙較短的鳥類(以及完全沒有遷徙的鳥類)往往比其他鳥類平均縮短繁殖季節。